鋰電回收經濟性強,電池廠商自行拆解或第三方拆解模式是目前主流 ,從2015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爆發(fā),以及電池材料的趨勢性變化(向著高鎳三元材料的方向發(fā)展),鈷、鎳及碳酸鋰/氫氧化鋰的價格將受到一定幅度的提振,這使得回收廢舊鋰電池的經濟性得到進一步重視。

我國私家車年平均行駛里程約為1.6萬公里,保守估計私家車的使用條件下,純電動/插電式汽車的動力電池組使用壽命為4~6年左右;而對于公交車、出租車等車型,由于其日均行駛里程長,充電較為頻繁,其動力電池組的壽命為2~3年。到2018年時,我國新增報廢的動力電池將達到11.8Gwh,對應可回收利用的金屬為:鎳1.8萬噸、鈷0.3萬噸、錳1.12萬噸、鋰0.34萬噸;預計到2023年,新增報廢的動力電池將達到101Gwh,對應可回收利用的金屬為:鎳11.9萬噸、鈷2.3萬噸、錳7.1萬噸、鋰2萬噸。
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和再資源化過程的使用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原材料成本;
(2)設備維護成本;
(3)環(huán)境處理成本;
(4)人工成本。
從毛利率、可行性和可持續(xù)性三方面看,鞏義瑞賽克認為:電池廠商直接回收利用形成閉環(huán)的模式以及第三方專業(yè)拆解機構向電池廠商購買廢舊電池的模式是目前主流的動力鋰電回收模式,且在鋰電池綜合回收的情況下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并針對鋰電池的處理包括鋰電池系統(tǒng)處理和鋰電池正負極片處理,也就是針對不同物料配置不同工藝設備來處理,研發(fā)生產一套自動化廢舊鋰電池的破碎回收設備線,更加人性化和自動化。在設備價格方面,鞏義市瑞賽克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能保證再利用的產品在成本和價格上較新品更具優(yōu)勢,更符合投資發(fā)展。